比較可靠的說法是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
元代吳瑞在《日本用草》一書寫道:“豆腐之法,始于漢淮王劉安”,這個說法在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中也有記載。另外,現代出土的漢墓遺址,墓中的畫像石上有生產豆腐的場面,證明了這個觀點也是站得住腳的。
劉安發明豆腐,其實也是無意的。公元前164年,劉安被封為淮南王,都邑設在壽春(今安徽壽縣城關)。劉安好道,一直琢磨怎么就能長生不老,他不惜重金招納數千方術之士,在今天的八公山上談仙論道,著書煉丹,他們用山中的清泉水磨制豆汁,又用豆汁培育丹苗,不料仙丹沒有煉成,倒是豆汁和石膏、鹽起了化學反應,形成鮮嫩綿滑的東東,而這也正是豆腐的雛形。有人大著膽子嘗了一些,美味可口。劉安聽說后,與方士們又進一步反復試驗,終于使豆乳凝固到一塊,他們給這種東西取了個好聽的名字——菽乳,后來改稱“豆腐”。從此,豆腐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。劉安也就無意中成為豆腐的老祖宗了。